揭開水性色漿對涂料性能產生影響的秘密
編輯:水性色漿 來源:水性色漿廠家 整理:涂料色漿 發布:色漿 時間:2020-05-19
水性色漿的物理性質有密度、比表面積、粒度、晶型、分散性及穩定性等。水性色漿的密度為1.0~2.0g/cm3,比表面積為10~100m2/g;水性色漿粒子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初級粒子,其粒徑為0.01~0.05μm。但是由于如此細的粒子表面能極高,會發生強烈的團聚形成聚集體(尺寸為0.05~0.4μm),而聚集體仍會團聚形成凝聚體(尺寸為0.1~20μm),所以通常的水性色漿粒子為聚集體和凝聚體的混合物。
水性色漿粒子的大小對涂料顏色性能影響很大。一方面是會影響涂料的遮蓋力和著色力,在一定范圍內色漿粒度提高,涂料遮蓋力增加;色漿粒子變小時,比表面增大,涂料著色力增加。色漿粒度對涂料的色光也有影響,通常粒徑大,粒度分布較寬,色光發暗;反之色光鮮艷。另一方面是色漿粒度還會影響涂料的耐UV性。當粒子變小,比表面積增大,吸收的光能量增加,受破壞的程度也增加,因此涂料褪色較快。色漿粒度小,受到的重力較小,涂料不易分層沉淀;但粒度小的色漿比表面積大,表面能增大使涂料發生絮凝粗糙的機會也增大,不利于研磨分散。
水性色漿大多以晶體狀態存在,且"同質異晶"現象很普遍。銅酞菁的晶型,常見的有Q型紅光藍(如色漿藍15)穩定性差,經特定溶劑處理后則轉為穩定的P型綠光藍(如15:3);色漿紫19(喹丫啶酮結構)有α、β及γ3種晶型,α型無應用價值,β型為紫紅色,而γ型為藍光紅。在涂料配方設計時,注意助劑和溶劑的合理使用,防止不同的晶型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變,從而使涂料發生色光漂移,難于按標準板找準顏色。
水性色漿是以固體狀態,分散于所應用的涂料介質中的,色漿是否容易分散,以及分散體系的穩定性,直接影響涂料和涂膜的性能。